张大千破坏文物新线索 曾调查此公案的敦煌专家何山还原真相
时间:2018-08-24 09:07:43 来源:当代敦煌 作者:李望贤 熊君慧
“张大千破坏文物”新线索
曾调查此公案的敦煌专家何山还原真相
文/ 李望贤 熊君慧
1964年10月16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专业毕业生何山被分配到甘肃敦煌文物研究所,报到第二天他就下洞窟工作。2017年盛夏,年近八旬的旅美画家何山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敦煌,参访、学习,看了当地着名的《盛世敦煌》、《又见敦煌》大型演出,感悟至深,夜不能寐。激动之余,他听到专家同行议论最多的竟然是「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的流言,心情复杂。
同样的洞窟空间,同样在艰苦卓绝的年代“凿壁偷光”,何山深深理解到张大千在洞窟中度过的两年零八个月。这也使他无法忍受,张大千70多年后,仍然身负骂名。
何山 生于1941年,别名何淑山,湖南湘阴人。现旅居美国洛杉矶。擅长壁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壁画专业。早年受教于庞熏琴、张仃、祝大年、吴冠中、袁运甫等先生。曾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分会从事壁画研究和创作。曾担任湖南美术出版社《画家》编辑部负责人、编辑。作品有《丰牧归来》《渔歌》《黄河之水天上来》《楚魂》等。出版有《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何山作品选集》《历代名家篆书千字文辞典》《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何山卷》等学术理论专著及画册。
“事件距今已经时隔七十多年了,照此谬误流传,不知何日方休。而了解这个时代,经历和参与过此事的大多数当事人多已辞世。”何山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曾专门调查这桩公案的人,有责任将所了解的情况公诸于世,还历史本来面貌。
▲ 张大千一行在敦煌合影
上世纪六十年代,经组织批准,何山曾对张大千“毁坏敦煌壁画”一案作了调查,专程到甘肃省及南京档案馆查阅了当年称之为“敌伪档案”和与此有关的报道,访问了当年健在的与张大千先后的同事及工友李复、窦占彪等人。何山的调查结果是:查无实据,“张大千在千佛洞并无毁损壁画情事”而结案告终。张大千被指剥落壁画
据悉,1948年的甘肃省参议会第一届第六次会议上,曾经国民党甘肃省党部执行委员郭永禄,提案控告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借名罔利敦煌古迹”,要求省府对其严办以儆效尤。后经省府调查,于1949年3月甘肃省参议会第一届笫七次会议,对此作出结论:“省府覆函:查此案先后是奉教育部及函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电覆:张大千在千佛洞并无毁损壁画情事。”
既然当年国民政府已有结案,此案怎么会还未了呢?
▲1959年于右任(前排左)、张大千(前排中)、张群(前排右)合影
何山引述国民党大佬、书法大家于右任的随员窦景椿在《张大千先生与敦煌》一文中记述:我随右老及驻军师长马呈祥等人由兰州前往敦煌,记得参观到一个洞内,墙上有两层壁画,与墙壁底层的泥土成分分离,表面被火焰燻得黑沉沉的,并有挖损破坏的痕迹。苏联十月革命后,一批白俄难民涌入敦煌,住在敦煌莫高窟石窟内,烧火做饭所致。“上面坏壁的缝隙中,隐约可见画像的衣履,似为唐画供养人像,张大千先生对于右任老先生解释,右老点头称赞:‘噢,这很名贵。’但并未表示一定要揭开坏壁一睹。当时县府随行人员,为使大家尽可能看到底层壁画的原貌、手拉着上层张开欲裂的坏壁,不慎用力过猛,撕碎脱落,实则因年久腐蚀之故......”
▲张大千在榆林窟(罗寄梅拍摄)
窦景椿还在文中记叙:“适有外来游客欲求张大千之画,未得,遂向兰州某报通讯指称:张大千有任意剥落壁画、挖掘古物之嫌,一时人言啧啧、是非莫辨。”
谢稚柳还张大千清白
后来, 张大千同时代的画家,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到敦煌之前,这两幅壁画的外层已经给张大千打掉了,所以我并没有亲眼看见打掉的过程。要是你当时在敦煌,你也会同意打掉的,既然外层已经剥落,无貌可辨、又肯定内里还有壁画,为什么不把外层去掉,来揭发内里的菁华呢?”谢稚柳还说:“这幅壁画对考据唐代艺术帮助很大。”
▲张大千所临摹的敦煌壁画《隋 文殊问疾》(部分)
何山表示,张大千在他的《临摹敦煌画展览目次》中曾有相关表述:“莫高窟重遭兵灾、宋壁残缺、甬道两旁壁画几不可辨认。剥落处,见内层隐约尚有画,因破败壁,遂复旧观,画虽已残损,而敷彩行笔,精英未失,因知为盛唐名手也。东壁左,宋画残缺处、内层有唐咸通七载(公元866年)题字,尤是第二层壁画,兼可知自唐咸通至宋,已两次重修矣。”由此看来,张大千的出发点是好的,一个有年代提记和出自盛唐名手之壁画,这对石窟考古的断代、编年,对艺术史家和画家,是极为珍贵的重大发现。被残破败坏的宋画泥皮所覆盖,将之剥离,在他看来应是对中国美术史的一大贡献。
隔行指责实有失公允
在关于张大千损毁敦煌壁画的传言中,最为引起关注的就是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就教于北京大学的史学家向达先生,他以国立中央研究院西北史地考察团成员的名义,先后以真名向达和笔名方回,发文揭发张大千毁坏敦煌壁画;并向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中研院及甘肃省议会状告张大千“为满足私欲”“破坏敦煌壁画”,要求严惩为戒。
▲ 张大千在榆林窟描摹壁画
何山认为,向达早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针对张大千先生到敦煌临画所见,提出保护敦煌壁画,并指出在临摹中应保护文物所应注意的事项。有感而发,是一个历史学家的责任和良知。但有时隔行如隔山,当时证实和书写历史的主要是靠文献史料,此外是靠考古发掘。敦煌石窟,因洞窟有限,墙面有限,后代划破前朝的壁画后,再涂泥绘制,是常有的事。怎么进行石窟考古,有待进一步的商榷和研讨。不过仅凭臆测,就认定张大千是“不想让后人看到敦煌壁画”,不仅有失公允,也欠厚道。
率先临摹复制敦煌壁画
在何山看来,张大千对敦煌艺术走向世界功不可没。他是第一个将敦煌壁画进行临摹复制,在国内刊发出版;第一个举办大型敦煌壁画临本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振奋国人;第一个对敦煌艺术进行解析,从学术上总结出敦煌最具影响力的十条,为当时中国的人物绘画,以及当时整个沉闷的画坛,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也是第一个对敦煌石窟进行学术考察,书写了20多万字的《敦煌石室记》的学术论文带头人;他还是第一个对敦煌石窟进行编号,为过往及当代研究敦煌石窟史和艺术史的中外学人,提供了研究的方便。同时,张大千还是第一个向当时的教育部以及于右任等提议组建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提供了人员名单,自己还亲任筹委会委员一职。
▲张大千临摹《水月观音》(1943年)
张大千在《谈敦煌壁画》一文中,将敦煌艺术对中国艺术的贡献,归纳为十条:一是佛相人物画的抬头; 二是线条的被重视;三是勾染方法的复古;四是使画坛的小巧作风变为伟大;五是把画坛苟简之风,变为精密;六是对画佛与菩萨像有了精确认识;七是女人都变为健美;八是有史实的画走向写实的路上去了;九是写佛画,却要超现实来适合本国人的口味了;十是西洋画不足以骇倒我们的画坛了。
何山认为:从历史记录和客观效果来看,张大千在弘扬敦煌文化与艺术方面,是一个开拓性的人物。不仅是对敦煌,而且对中国画本身而言都是如此,功不可没。
▲何山先生2017年7月28日访问杜永卫雕塑艺术工作室时与《当代敦煌》主编杜永卫先生合影